-
我的建築師
-
2005/07/05,賓州費城
-
今天到路康 (Louis Kahn) 的理察研究中心走走。
沒有攝人的神異性,也沒有特別令人屏息的震撼力。座落在校園一隅,理察中心顯得不怎麼起眼。然而是它為建築的現代主義敲下第一記喪鐘,預告了後現代的開端。
手心貼著有陽光溫度的磚牆,40年前,路康想必也曾如此觸碰這面牆。
他是20世紀後半最重要的建築師。成名甚晚,但很快就建立在建築史上的地位。進入他的作品,你可以感受到一種充滿力量的靜謐。康死時,有一個11歲的私生子 – 納森尼爾 (Nathaniel Kahn)。對這個世界知名的父親,納森尼爾並沒有比一個建築系學生知道更多。
成年後的納森尼爾,一一造訪父親的作品,踏上認識父親的旅程。
他來到孟加拉國會議堂時,當地建築師驕傲地介紹這偉大的作品。當納森尼爾說明身分與來意,建築師激動地抱著他,黝黑的臉,滿是淚水:“你要原諒你父親,他不能給你全部的愛,因為他是全世界的。這是一個又小又窮的國家,他卻為我們留下偉大的建築,請你一定要諒解,他是全世界的”。
1974年,路康心臟病發,死於紐約車站。他的事務所負債超過一百萬美元,屍體在停屍間三天才有人認屍。今天,你打開任何一本近代建築史的書,都會有他的名字 。
撰文:劉嘉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