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建築如何失敗
- 刊載於"DMO 製造技藝 01",2018年10月,迪墨國際出版
- 建築人忽視未來,集體懷舊崇古,其實是自己交出了未來建築的主導權。
- 繼續閱讀 »
- 自動駕駛是一場空間革命
- 2017/08/30
- 自動駕駛最終會是一次空間的革命,而且影響的尺度將是全面性的大至城鄉差距、小至個人居住辦公空間。甚至,經濟體系的一大塊也將被改變,尤其是跟空間直接相關的房地產。而我們都知道房地產在今天的經濟體系中有多少份量。
- 繼續閱讀 »
- 一蘭拉麵:畜牧業的逆襲
- 2017/06/15
- 一蘭拉麵台灣台北店終於還是來了,媒體、網路也開始連串的報導:一蘭的美味、獨食的境界、吉富學的故事、一蘭拉麵的創新... 云云。一蘭拉麵真的好吃,沒話說。但是,與其說是餐飲業,我認為它比較像畜牧業,只不過飼養的對象是人。
- 繼續閱讀 »
- 花蓮新城托兒所 - 腦袋沒有換,設計最好也不用換
- 2017/03/27
- 在台灣,建築因為業主使用的需求而被變更增改,以致失去設計的原貌精神,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,通常不會引起多少公眾注意,頂多就是在建築圈內激起短暫的小漣漪。自認被害的設計者,通常是摸摸鼻子,務實地繼續奮鬥手上的案子。2017年初,媒體報導遭到園方自行增改的花蓮新城鄉立托兒所,意外突破建築圈同溫層,引起不少公眾討論。論者大抵分為兩派:一派認為園方罔顧建築法規,不尊重建築設計專業,是台灣失敗美學教育又一個慘烈案例;一派認為設計者只顧滿足表現慾,罔顧使用者的實際需求,是台灣近年來過度吹捧表象的美學所造成的後果。 我個人傾向認為園方應負主要責任。不過指點是非不是本文的目的,而是想藉由這起事件談談一些個人認為很基本的觀念。
- 繼續閱讀 »
- 建築學會數位專刊專文 - 如果不談數位
- 刊載於建築學會2014年4月號
- 浩修兄邀請我在這期的數位專刊寫篇文章,我當下的第一個感受,其實是羞愧於自己的不長進:返台近四年,最值得談的經歷,卻依舊是2006到2010年之間在紐約 Front Inc 的工作。因此,以下所描述的,都是距今四至八年前的事。在這個運轉速度呈指數成長的時代,四到八年前,已經可以用“往事”來形容了。然而,這或許也突顯出台灣的建築以及營建產業與美國乃至歐洲、日本、甚至中國的落差。
- 繼續閱讀 »
- 風格的問題 — The Question of Style
- 2011/08/15
- 在台灣做建築或是室內設計,十之八九躲不掉這樣的對話:“你的設計是什麼風格?”,“我想要做成XXX風,你可以嗎?”。 到底有沒有人知道“北歐風”、“南洋風”、“極簡風”、“美式鄉村風”這類字眼所代表的是什麼?我想,不但使用者只是有個模糊的概念(如果有的話),就連設計師也不可能給出什麼有水準的答案。事實上,嚴肅的設計者根本不會試圖去回答這樣的問題。 什麼是風格?我們要怎麼談風格?甚至,我們該不該談風格?
- 繼續閱讀 »
- 後端環保
- 2010/09/27
- 六月,也就是回到台灣兩個多月後,在外漂流近70天的30多箱家當也終於抵達台灣的家。為了容納這八年中累積下來的東西,家裡的清理工作持續了很一陣子,好騰出足夠的空間來。那段時間,三不五時就有幾箱或是幾包的東西被清出家門。真正的垃圾其實是不多的:紙張金屬之類的都回收,十幾包的衣服都捐出去,舊電視送給搬家工人。我大概的盤算一下,裡面有不少東西 – 尤其是衣物和小擺飾等玩意兒 – 是因年齡的變化而不再適用,或因流行變化而不時興,或因當初買下就只是一股購買慾的衝動,在沒用幾次甚至根本沒用過的新品狀況下,就被回收再利用了。然而拿去回收就算是盡了環保責任嗎?我想就算有,也只是亡羊補牢吧。 事實是:物品一旦被生產出來,對環境的臧害就已經造成。當一個產品被生產、製造,它所需的礦產資源就早已被開挖剷除;所需的能源就已經被耗用;產銷過程中所需的運輸也已經完成;事後的回收只是一種被動消極的環保,更不用說回收的過程中,還是有運輸以及再製的能源材料消耗,還有污染的產生。
- 繼續閱讀 »
- 演講提問
- 2008/11/20,紐約
- 最近這陣子,又開始常跑演講和研討會。每場會後,我幾乎都舉手發問。
- 繼續閱讀 »
- Snøhetta: Craig Dykers Lecture
- 2008/11/02,紐約
- 挪威籍的建築事務所 Snøhetta 主持人 Craig Dykers 應建築聯盟之邀,到紐約 Cooper Union 演講。雖然主旨說是要介紹 Snøhetta 最近的作品,然而 Craig 卻首先花了相當的篇幅在講他的事務所。Snøhetta 的作品比我所預料的來得更好,而他的事務所運作方式,更是令人驚訝。 你有聽過建築事務所裡有組織工會的嗎?
- 繼續閱讀 »
- 306090
- 2008/02/07,紐約
- 這一期的普林斯頓建築系 306090 期刊 (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) 刊登了我和前室友 Kevin 合作的文章 “Requisite Ecologies: Fabricating Landscapes"。文章的工作從2006年八月開始持續到2007年的八月,而一直到今年(2008)二月才出版。中間的工作當然是斷斷續續,時而 我太忙,時而 Kevin 沒空。畢了業之後還要做這種課外活動,確實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。
- 繼續閱讀 »
- Rutgers競圖,贏了
- 2006/12/14,紐約
- R競圖案的結果公佈,“我們”贏了,打敗了一票Pritzker Prize Starchitects。
- 繼續閱讀 »
- 在New York Times
- 2006/08/15,紐約
-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已經進行三年的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。一張大部分由我完成的圖被事務所送去紐約時報。
- 繼續閱讀 »
- 買過最貴的書
- 2006/05/02,紐約
- 跟同事吃完午餐,回到辦公室,看到桌上擺著一個amazon.com的紙箱。箱子特大,足以裝下桌上型電腦主機,同事問我買了什麼,我說是書。“你買了三 打啊?”同事嘲笑的說。“不,只有一本。”同事問什麼書這麼大份量,我笑笑,只說是本大書。然後低調的把那大箱子塞到桌子底下。直到下班都沒開箱,也沒再看那箱子一眼。 我知道是她。
- 繼續閱讀 »
- 我的建築師
- 2005/07/05,賓州費城
- 今天到路康 (Louis Kahn) 的理察研究中心走走。沒有攝人的神異性,也沒有特別令人屏息的震撼力。座落在校園一隅,理察中心顯得不怎麼起眼。然而是它為建築的現代主義敲下第一記喪鐘,預告了後現代的開端。手心貼著有陽光溫度的磚牆,40年前,路康想必也曾如此觸碰這面牆。
- 繼續閱讀 »
Pre-position - 在置放之前;亦泛指英文的介係詞:in、on、at,是關係的描述。
建築思維先於築造行為;在介入土地前的廣泛探索與縝密思考,是對自己的期許,因此謂之。
建築是使用者、營造、設計的共同創作,是充滿溝通、辯證、協作的過程。所謂的"美",應是這個過程自然而然的結果,而非強求。
主持人:劉嘉驊
1994 - 就讀成功大學物理系
1999 - 畢業於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
2002 - 赴美國賓州大學(UPENN)建築研究所
2005 - 取得賓州大學建築碩士學位,同年加入紐約市 TEN Arquitectos 建築師事務所
2006 - 開始任職於美國著名建築顧問公司 Front Inc,處理複雜幾何建築外殼系統
2010 - 辭去Front Inc職務,返台定居並獨立從事建築
2011 - 陸續應邀於淡江、東海、交大、中原、文化、北科大... 等大專院校建築系授課
2013 - 創立前置建築